第570章 根据地 (第2/2页)
番茄
金尚宪和权历趴在地图上,看到眼珠子都要出来了。
济州岛他们当然知道。
可这么直观地在地图上看,还是第一次。
越看,两人越是心动。
后金陆强海弱,是谁都知道的事实。
要想在陆地上抵抗后金,是绝无可能的。
可如果在海上,未尝不是一个办法。
金尚宪想到了毛文龙旧事。
当初那位飞扬跋扈的悍将,在陆地上打不过后金,正是靠着几座小岛,没少给后金制造麻烦。
济州岛可比皮岛大的多了。
真要仔细经营的话,养活几十万人口不在话下。
唯独让他担心的是……
“此举何异于谋反耶?”
如果在举国投降的情况下,依旧选择抵抗,那也是一种谋反。
金尚宪作为饱读诗书的儒士,可不想背负这样的骂名。
这种时候,就需要廖中坚来为他打气了。
“朝鲜是朝鲜人的朝鲜,而非一家一姓之朝鲜。金大人,当初尔等选择反正,拥戴现任国主,又是为何?”
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。
还不是因为前任国主光海君残忍暴虐,不得民心,因此西人党才举行政变,更换了国王。
可朝鲜的文官和大明是一样的,都无法摆脱天地君亲师这套纲常伦理,思维和行事都受到局限。
廖中坚却为金尚宪提出了一个更加高屋建瓴的口号。
【朝鲜是朝鲜人的朝鲜,而非一家一姓之朝鲜!】
一旦这个口号深入人心,那么也就意味着,国君的至高无上的代表国家的理念将会被彻底瓦解。
尤其是在朝鲜彻底投降后金,委身蛮夷之后,这样的口号显然能够得到更多的朝鲜人的认可。
那么西人党的所作所为,可就不是谋反,而是为国反正了。
“青史煌煌,笔墨如刀,宣庙为例,今人之议如何?彼时之光海君,何尝不是万民拥戴?”
廖中坚拿出了朝鲜宣祖的事例,增加了说服力。
朝鲜人给国君上庙号,就跟闹着玩似的。
也不管国君所作所为,十分的任性。
壬辰倭乱当中,宣祖抛弃国家百姓,跑到宽奠堡苟且偷生,甚至向大明上书,希望成为大明之民。
就这么一个货,庙号居然是宣祖……
同样的道理。
向后金俯首称臣的李倧,庙号居然是仁祖。
可庙号起的再好听,掩盖不了他们的所作所为。
在朝鲜人的心目中,宣祖自然是骂名多于赞誉。
相反后来被政变推翻下台的光海君,壬辰倭乱时,和逃跑的宣祖不同,勇敢地留了下来,并且组织了义军同入侵者作战。
正因为如此,他的继任就成为了众望所归。
要不是光海君后来倒行逆施,惹得天怒人怨,他在历史上的名声,几乎可以比肩李成桂、世宗大王等。
廖中坚为金尚宪打开了一扇别样的窗,将他的野心勾引了出来。